图片
作者:子墨
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再次语出惊人:“我母亲生前很节俭,你扔她东西她就发火。她走后我清理她的遗物,突然明白,她站在永恒里微笑地看着我扔她的东西。不管你有多爱,这个世界,终得撒手。这就叫'缘起性空’,万事万物都如此。它曾经没有,将来也会没有。”
这是一段令人感同身受,却读之泪目的话。
就如我的母亲,生前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,节俭到了一种执着的程度。
她视自己的东西为珍宝,哪怕是那些在我们看来已经破旧不堪、毫无用处的物品。
如果有人试图扔掉她的东西,她就会发火,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。
她会把那些旧衣物、旧物件小心翼翼地收好,仿佛每一件都承载着她的回忆和情感。
这种节俭,在当时的我看来,有时候是难以理解的。
为什么要留着那些已经用不上的东西呢?可是母亲却有着自己的坚持。
据统计,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都有类似的节俭习惯,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,所以对物品有着特殊的情感。
母亲也是如此,那些东西对她来说,不仅仅是物品,更是一种安全感的象征。
然而,当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后,我在清理她的遗物时,突然有了一种深刻的感悟。
那些曾经被她视若珍宝的东西,如今静静地摆在那里,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。
我开始一件一件地整理、决定哪些要留下,哪些要扔掉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仿佛看到母亲站在永恒的地方,微笑地看着我做这一切。
她已经不在这个物质的世界,那些曾经紧紧抓住的东西,现在都可以放下了。
这时候我才明白,不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多深的爱,有多执着的东西,最终都得撒手。
就像母亲对她的遗物,生前的执着在她离开后变得如此虚幻。
或许,这就是所谓的“缘起性空”。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。
就像一朵花,它从一颗种子开始,在阳光、雨露、土壤等因缘的聚合下生长、开花。
可是当花期过了,它又会凋谢,回归到无的状态。它曾经不存在,只是在各种因缘际会下出现,将来也会消失。
再比如那些古代的王朝,它们在英雄人物的崛起、民众的支持、历史机遇等诸多因缘下建立起来,盛极一时。
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内部的腐败、外部的压力等因缘变化,最终走向覆灭,又回归到虚无。
故而,母亲的遗物让我深刻地理解了“缘起性空”的含义。
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常常执着于各种事物,无论是情感、物质还是权力地位。
然而,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,它们因因缘而生,又因因缘的变化而消逝。
所以,我们应该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得失,明白最终一切都将回归到一种空无的状态,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,不被过度的执着所束缚,更加从容地生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